【人物专访】来自中国的女拍卖师Meggie Mei——成为“异端”打开文化交流窗口
文/Qin Gu
“拍卖师,既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也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站在拍卖台上,槌起槌落之间,风光无限,可是你以为拍卖师只会敲锤子就够了吗?当然不是!作为拍卖会中备受瞩目的焦点,对拍卖师来说,每一场拍卖会都是一个没有剧本的即兴演出,没有重复的拍品,也没有重复的拍卖场景;面对场上不可预知的突发情况,他们镇定自若;面对各类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宝,他们一锤定音。” ——引自知乎文章《如何成为一个拍卖师》
前言
此次采访的对象,是我在机缘巧合下认识的。她是我的朋友中,最具东方女性魅力的一位,有一种上海滩独立女性的气质。我与Meggie相识在去年的一个艺术展,这个由中国艺术家举办的展会在奥斯汀当地最具影响力的画廊举办,其中加入了慈善拍卖的环节。Meggie就是当天的那位拍卖师,也是我第一次在美国看到中国人做拍卖师。当天的慈善拍卖和当地知名非营利性组织合作,所得的善款将用于贫困地区儿童的艺术教育。当天站在台上的她大放异彩,精湛的拍卖技艺,让人的眼光无法从她身上移开。短时间内将两个慈善拍卖的拍品提升价格,让当晚的宾客进行竞价,然后成功拍卖出当天的拍品。
出于对拍卖行业的好奇,每次见面我都会问她很多关于拍卖的问题,也零碎地听了很多行业见闻。她提及的这些拍卖轶事,都会让我想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个行业,这也是我约她做这次专访的原因。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Meggie 总是需要在不同的城市的拍卖行飞来飞去,我们经过多次沟通才敲定了这次采访的时间。而且由于近期的疫情,我们也还是选择了用zoom的方式进行专访。感谢Meggie在此次 专访中为我详细地介绍了中美拍卖行业的不同,以及作为中国女性在坚持这份职业中所经历的坎坷。这次的访谈让我关注到了美国拍卖行业内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也让我接触到,这类细分行业中存在着我们无法想象的歧视问题。这几天在明尼苏达发生的悲剧,致使各个州人们的愤怒,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思考着这些事情的本质。感谢在各行各业的人们为追求平等所作出的努力。那些坚持和证明自己的过程,是在美国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历过的。
颠覆想象的中国式拍卖传统思维
Meggie踏入拍卖这个行业,可以说完全源于父亲的引导。她的父亲非常喜欢古董,她小时候经常被爸爸带去拍卖行看拍卖。在国内那个时候的拍品大多是高级珠宝,艺术品以及古董等高级拍品。Meggie告诉我在 80 年代以及 90 年代初期,中国的拍卖行很新,大多数是效仿英国或者欧洲的拍卖行,走的是高端的路线。那时候的拍卖简直一票难求,光是参与竞拍,门槛就已经是非常高了, 每次需要交大额的保证金才能入场。所有拍品基本上也都是由经纪人负责代拍,买家不会去现场参与。所以大多数人提起拍卖,都觉得是一个极其高端的行业。大概是小时候在心里埋下了种子,Meggie觉得拍卖这个行业非常高档以及神秘,卖的东西都非常具有历史性。所以现在从事这个行业,算是Meggie爸爸带她领略到了行业魅力。
Meggie带着这样的想法走进了拍卖学校,可现实却让她大跌眼镜。她和我说在她上学的第一天,她就已经想退学了,可惜学校不退款,所以她只能硬著头皮撑下来。Meggie进入拍卖学校本以为可以学到古董鉴赏,可却发现真正学的其实是牛,羊,马畜牧业,或者其他比较日常生活物品的唱价销售方式。美国的拍卖师在竞拍过程中,唱价方式的英语语速飞快,和说唱很像。这对 Meggie 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虽然Meggie曾有过新加坡留学经验,并且在美国有过读硕士的经验,但真正用他们的语言做如此专业的竞拍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Meggie在拍卖学校的同学,通常是家里已经拥有拍卖行的人,都是拍卖届的第三代、第四代的拍卖师。学校里的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从小耳濡目染的,所以她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这个完全颠覆了她想象中的拍卖行业。不只是她自己,学校里的其他人也对她的存在感到非常讶异,因为拍卖学校还从未有任何亚洲人以及外国人出现过。所以学校里的人在心 里也不太认可她。
拍卖学校上学的流程很简单,经过十天整的课,最后通过现场实际操作进行最终考试。那上课究竟在学什么呢?Meggie告诉我:拍卖竞拍的时候,电脑上点击多快,就要说多快,目的是制造竞争的氛围来进行销售。拍卖师的平均语速,例如牛羊或者日常生活的拍品通常是一分钟拍卖一件东西。其实很像是网络直播那种带货,最重要的就是为大家营造紧迫性。所以在拍卖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习口技,一天十个小时中有五个小时都在练口技。语言来说对她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前三天她完全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如何是好。对她影响最大的一次校长的口技课,有一个单词Meggie一直发音不准确,校长并没有留面子给她硬要她纠正,在课堂上讽刺英语是她的第二语言,所以不会说也没关系。这次是让Meggie受到很严重打击的一天。那天她整晚没有睡觉,练了一整个晚上。然而可能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那天晚上过后她突然开窍了,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发音方式。 她成功地从拍卖学校毕业了,虽然是低分飘过,但她也算是在这个全是美国人的行业里初出茅庐了。每个拍卖师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他们拍卖的强度非常大,一天可能会需要拍八到九个小时,找对发音方式的话,就不会累。如果真的去听,拍不好的拍卖师都是歇斯底里地喊。然而,毕业后才是Meggie拍卖之路的开始。她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在听口技的磁带,让舌头慢慢习惯快节奏的发音方式。她也持续地精进着自己的发音方式,和说唱一样,不同的歌手有着不同的风格。在第一次见到Meggie的时候就觉得,她的发音方式像唱歌一样,虽然很快但却不会让人不舒服。
到现在做下来Meggie慢慢地摸索到了自己的道路。在拍卖行业里,和美国人一起进行竞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美国人的印象中,拍卖是很古老以及传统的销售方法,所以根深蒂固的思想里很难容纳外国人以及女人。在拍卖这个行业里,少数民族的人比如南美裔,亚裔都是极少数的,他们很难真正掌握到拍卖的精髓。拍卖行业在中国也才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所以拍卖行的整体概念以及文化和我们大相径庭。美国社会还是比较难接受外国人来主持他们的拍卖。这些是Meggie在这个行业里经历着的艰难,很多传统行业中都会存在这样的困境。那么中国和美国的拍卖行业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追溯中美拍卖行业的差别
拍卖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呢?中国和美国的拍卖师又有什么样的本质区别?为什么两个国家的人对拍卖这个行业的理解有这么多的不同?抱着这些问题,我在网络上做了一些搜索。得到的答案,让我非常讶异,因为从国外 以及中国对拍卖师行业的整体界定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谷歌上搜索 Auctioneer(拍卖师)的英文定义为:An auctioneer is a person who manages an auction, or a public sale at which people can bid on items. It's exciting to win the bidding at an auction and hear the auctioneer shout, "Sold!" Auctioneer comes from auction, which has a Latin root: auctionem, "increasing sale or public sale," from augere, "to increase." 拍卖师是指管理拍卖或公开拍卖的人,人们可以在该拍卖会上竞标物品。在拍卖会上赢得竞标并听到拍卖师大喊“ Sold !”真是令人兴奋。拍卖师源自拍卖会,该拍卖会具有拉丁语的根源:Auctionem,意为“增加销售或公开拍卖”,来自 Augere“增加”。
而在智库百科中对拍卖师的解释:“拍卖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人事部、商务部联合用印的,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的人员。为主持拍卖活动的主持人职业资格称号。”
国外的拍卖行业历史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以及美国对拍卖的定义是不同的。拍卖这个行业在西方世界来说都算是一种古老的销售方式,是几百年以及上千年的文化。根据《人类交易的新方式拍卖的历史由来》一文,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拍卖行为,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所著的《历史》一书中对古巴比伦(公元前1894——前709年)拍卖新娘的一段描述。所谓“拍卖新娘”,是以适婚女子为拍卖标的的一种拍卖活动,将女子按美丽、健康程度顺序先后拍卖,让出价最高的男子中标,成为新郎。
古巴比伦、古希腊、古埃及的拍卖是世界拍卖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其特点:历史悠久,时间跨度长,首尾延续了大约千年左右。罗马共和时期(公元前510-前27年)的拍卖已经得到空前发展,在保留奴隶拍卖的基础上,出现了战利品拍卖和商品拍卖。
罗马时期的拍卖是世界拍卖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首尾也延续了约千年左右的时间。这时,拍卖内容丰富,拍卖标的广泛。罗马时期的拍卖是人类历史上拍卖业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高峰,为近现代拍奠定了基础 , 确立了模式,堪称近现代拍卖的源泉和鼻祖。
拍卖业萌芽于古代罗马 , 但正式形成却是在17、18世纪的近代欧洲。1660年11月,英国出现旧船、废船拍卖;1689年2月又有绘画及手稿拍卖;1739年首次拍卖房地产等。近代欧洲拍卖是世界拍卖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并因此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拍卖业发展过程的又一高峰。
而拍卖机构大量出现,则是在1744年至1766年。当今世界上两大拍卖行 ——苏富比和佳士得,分别在伦敦成立。当时伦敦已有60多家大大小小的拍卖行,拍卖业十分红火。1744年3月,苏富比举办首次拍卖会,拍卖标的是某贵族遗留的数百本书籍,拍卖成交额826英镑。1766年12月, 佳士得举办首次拍卖会 ,拍卖标的是某贵族遗留物89件,拍卖成效额176英镑。在两大拍卖行成立前后,一些目前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拍卖行相继问世。
同一时期,各个地区的拍卖市场也初见形成。从英国伦敦到德国汉堡,从奥地利维也纳到美国费城,功能齐全的新型拍卖行大量露面。荷兰以拍卖农副产品见长,英国以拍卖艺术品、马匹、羊毛、茶叶见长;美国则主要拍卖欧洲的生产资料等。有市场就会有相应的法律约束,拍卖市场也不例外,对于英国这个法律最为健全的国家,早在1677年就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条款。1845年,英国出台《货物买卖法》;1867年实施《土地拍卖法》;1893年又在《货物买卖法》中设立拍卖条款。1901年美国在《统一商法》中明确设立拍卖条款。
中国的拍卖行业历史
拍卖在中国其实并非一个舶来品,在唐杜佑(735-812)编著的《通典》中记载”请以财物典质者……经三年不赎, 即行拍卖”,因此证明唐代时期已经出现拍卖的商业行为,只是与西方的发展不一样罢了。西方拍卖行组织拍卖活动来见证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中国则以当铺自行组织典当不赎回物品的公开销售行为。因此,中西方的拍卖行为在本质上还是有所区别。
1874年,英国人在上海设立了路易斯摩拍卖行用于拍卖外来物品和海关罚没物资,象征着西方拍卖业正式进入中国。 随后,法国和日本也相继在中国建立了工艺品和二手用品拍卖的洋行。然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资产阶级的产业,拍卖业渐渐地被取缔,最后一家拍卖行也在1958年被正式关闭。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拍卖业在中断了 30 年以后,在1986年重新成立了第一家拍卖机构:国营广州拍卖行。随后,各地拍卖行相继成立,主要服务于政府组织的拍卖行为。1993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成立打破了国营拍卖 行的垄断地位,从而中国拍卖业开始了迅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 1995年后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几家拍卖公司的文物 拍卖权以后。
2002年,以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春季拍卖会上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卷》2530万元人民币成交、中贸圣佳拍卖公司秋季拍卖会上北宋书法家米芾《研山铭》2999万元人民币成交为标志,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全球市场中受到 了高度重视,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海外文物回流的潮流。从此,中国的拍卖市场开始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位置并高速发展,在2010年超越美国达到全球份额第一。
中国拍卖市场中,值得一提的是文物拍卖权,这是外国拍卖行一直难以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文物保护法》规定合资或外资公司无法获得文物拍卖权(1949年前的各类美术品、工艺品等等),因此,在中国大陆,苏富比和佳士得作为国际拍卖巨头也只能处于水土不服的状态。现在,全球拍卖市场里有几个城市是最活跃的:香港,纽约,伦敦和巴黎。
中美拍卖方式的不同
中国以及西方民众对拍卖的认识有非常大的差异。从双方拍卖史可以看出,作为最古老的行业并兴旺发展至今,西方民众对拍卖非常熟悉;在中国,由于曾经中断了30年的拍卖历史,大部分现代人对拍卖的印象只停留在新闻报纸上不断出现的拍卖纪录里,而对于拍卖业却非常陌生。在大部分国人眼中,拍卖就是一个异常高端并不容易接触的领域。其实,我们中国历史长河中,拍卖行为一直存在,尽管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就是—— 当铺!因此,国外的拍卖行中,并非如同新闻中尽是拍卖纪录里的天价物品,而是所有能够触手可及的日用品,工艺品等。
虽然中美的拍品重点不同,但他们的共性是相同的,在短时间内从销售层面造成一定的氛围,比如在网络上拍卖,因为不知道有多少人竞拍,可能同一秒好多人举牌,拍卖师最大的挑战,在讲话的同时需要观察买家,并且分析买家的心理,之后就用战术去应对。超过保留价才能赚到钱,不然就会导致流拍。公益拍卖大概在三分钟是比较优雅的。日常的拍卖时间都是1分钟左右,所以有时候拍卖师其实是一台运转的拍卖机器。
中美拍卖行业中很大的一个不同就是拍卖方式,中国主要承袭了欧洲传统的拍卖方式,属于高价往下走。比如拍卖行会发现珠宝最高 100万,会从最高价开始叫,一路往下降,然后慢慢往上升。国内拍卖通常是不讲究语速和语技的。而美国则不同,美国的拍卖是从低往上走,这样相对公平,因为大家无法预先知道该拍品的低价。在拍卖技巧上,美国则是用侧重语速和语技,竞争要讲究快。
国内我们熟悉的竞标,其实也算是拍卖的一个方式,Meggie告诉我其实任何一个销售方式只要形成了竞争的氛围那就叫做拍卖,只不过拍卖的概念并没有被中国的大众所熟知。西方的拍卖销售方式其实也代表了西方普遍自由交易的一 种模式。比如在美国房地产业,好房子通常会有很多人感兴趣,形成了多人竞价的模式。这也是拍卖的一种方式,只不过是在没有拍卖师和拍卖行的方式下进行。
对Meggie来说最难忘的一次拍卖,是一次公益拍卖。因为当时人群的气氛并没有很活跃,所以她为了炒热现场的气氛,选择拍卖一瓶水来炒热现场的气氛。她从 2 块钱起价,拍到 800 块,这期间她使用了不同的策略调动竞拍者的积极性。她成功的将现场的氛围推向了高潮从而让大家更加积极的地参与到当天的拍卖中。所以拍卖师的战略层面规划以及临场发挥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拍卖,从低价走高的模式。
在传统行业中的突围
在美国拍卖行业标的物也是应有尽有的,比如机动车的拍卖,农畜业的拍卖都是属于比较中高端的拍卖。这些拍卖,拍卖师的价格都是一个小时起价(1000块)。拍卖中比较上档次,有荣誉标的物的,比如说拍卖马,拍卖师的价格通常是5000块钱时薪起,拍品基本上都是跑马赛的冠军马种拍卖。这些拍卖在美国是社交的一种方式,对拍卖师有着严格的规定。最让我惊讶的是,到现在为止,女性拍卖师完全不能进入拍卖场。在更传统的美国农畜业(牛羊马)这些拍卖,尤其是车、马这种拍卖连女性文员都不可以存在,不允许女人主持拍卖。女性拍卖师是八年前慈善公益拍卖开始流行才有了自己的市场。
在全美范围中也有全美的拍卖师峰会,每年会分男子组和女子组。作为女性拍卖师唯一进入全男性拍卖行业里的机会就是在全美拍卖师大赛中,获得女性组的冠军。只有获得冠军才能赢得在以上传统拍卖行业中一次的拍卖资格。当了解到这点以后,我非常的吃惊,从没想过会有如此的歧视色彩存在在美国这个自由的社会中。
那么真正来说,Meggie作为一个外国女性,她在拍卖行业如何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呢? 她主要关注的方向有两点,第一是古董拍卖,第二是房地产拍卖。在Meggie离开学校以后,她最先从事的房地产拍卖,之后因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契机开始进行古董拍卖。
古董拍卖,目前Meggie做的就是只接亚洲拍品,因为她有专业的评估师,通常拍卖会在 6 个平台同步进行拍卖。拍卖基本是网络上进行,不用人到现场。流程就是一个拍品一个拍品地过,进行竞拍。比如拍卖于4点开始,拍品就在屏幕上显示所有竞价信息。包括了显示拍品的图片,背景介绍,起价等信息。所有的竞拍者可以在网上看到可点击的数据。每个拍品卖家都有自己的保留价,如果拍卖时候价格没有到保留价,该拍品就会流拍,也就是不能卖。
每次古董拍卖,基本上会在六个平台同时进行竞拍。她主要竞拍合作的平台有三个中国平台,两个美国平台,一个英国平台。买家都是遍布全球的,最近因为疫情影响,欧洲只有一两个买家,所以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欧洲的买家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之前没有疫情的时候一个平台 200 人注册,大概能有三分之一是欧洲买家。现在 100 个人注册,只有几个人是欧洲的买家。
房地产拍卖是拍卖行业内的新兴产业,这几年国内近 5 年发展得非常快。中国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地产拍卖。国内房地产拍卖模式是:在开发商新出一个房产项目后,会整体进行拍卖。开发商会联系拍卖公司,把该房产整体的销售权拍出去。销售公司进行竞标获得该房地产项目的销售权。国内的商业地产租赁权,也是同样的模式进行拍卖。在国内,该拍卖模式从北京、上海开始,慢慢地延伸到了中部的城市。
在美国则不同,大多数美国的房地产拍卖都是是从家族资产衍生出来的,父母过世出售这些遗产,拍卖再进行分配。后来其他类型的房地产拍卖也开始进行发展,现在不一定很贵很高档,通常卖家会有不同的需求,需要卖房子然后换取现金。
这在美国房地产拍卖的市场也是非常流行的,例如贵的豪宅,那些超过了100万以上的房子,正常买卖的方式起不到作用,这个时候卖家通常会联系拍卖行,然后联系独家的贵宾客户渠道来进行推广。美国房地产拍卖的佣金是通常是10-18%,所以拍卖行赚的非常多,每个房子都是一个不同的案例。美国主流社会更加认可拍卖,因为拍卖的方式可以体现房子的价值以及自己的独特性。广告费是卖家先出,在签合同的时候就得支付宣传费。广告费通常在2-3%。
与西方文化的碰撞
在美国拍卖师持证人有四千人左右,女性拍卖师的比例是3%。外国人只有Meggie一个人,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孤独的行业”。对Meggie来说,拍卖行业不仅为她搭建了一条了解西方文化的阶梯,也让她经历了来源于文化差异的冲击,有时这种差异甚至会上升到歧视的程度。但同时她在坚持做着一些改变,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努力来改变这些保守的制度。
拍卖行业每年会举行一次行业峰会叫做IAC International Auctioneer Championship,会上大家会进行行业相关信息的探讨以及进行拍卖师比赛。男性和女性冠军可以主持一次美国最顶尖的古董拍卖,马种,重型机械拍卖。获得第一名就成为了国际拍卖大使,需要到全世界或全美进行拍卖相关的演讲,以及募捐活动。比赛的流程是大会提供三个不同的拍品,拍卖师事先不知道拍什么,准备时间大概在半小时左右。比赛过程中每个拍品1分钟,需要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考量,比如唱价技巧、台风、销售能力、拍卖能力、语速、声音等。
该组织和儿童医院合作,每年会有赞助的募捐活动进行。拍卖大师将负责该慈善拍卖。参加比赛的女子组去年只有三十几个人,Meggie差了0.5分进入前十名,这对一个第二语言的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成绩了。
其实现在的行业峰会中,中国协会的确有参加,但国际的比赛都是用英文来进行拍卖,所以因为语言的关系,中国接轨国际拍卖会是一个挑战。去年Meggie在参加峰会的时候,有些明显带有歧视色彩的问题被堂而皇之地提了出来,例如:“如何看待拍卖行业中的有色人种和女性从业者?” 她甚至被某个提问者称为“外星人”。在一些保守的拍卖师看来,这个行业以前从没有过少数群体的一席之地。Meggie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行业对新晋群体的排斥,是一种危机感的外在体现。这种保守,傲慢甚至歧视,不仅仅存在于拍卖,在一些美国主流群体主导的行业中可能是一种普遍现象。Meggie提到,在一次国际性的年会上,文化交流一直是这个行业最大的一个缺口。她提议的一个中国舞蹈的议程经历了组委会反复多次的讨论才被最终确定。相比于传统的美国年会节目,这类非美国主流文化的展示,从提议到呈现中遇到的额外困难,何尝不是一种从单一走向多样,从传统走向新意的过程中会遇到的坎坷呢?有时一扇大门关闭了太久,仅仅是做出敲门的尝试都会刺激到某些保守分子的神经。
但Meggie也发现,其实这些缺口是可以被填补的。她在峰会上与来自Kentucky和Utah的代表进行沟通,发现那些保守和歧视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机会去接触到这些国外的文化,固步自封可以说是这个行业的一大弊病。真正坐下来交流后,她发现其实敲开这扇大门,这些人也可以接收到更多的新鲜信息。
当然她也从文化交流中学到了很多,比如峰会时候她看到有些人穿着18,19世纪的衣服来参会,在沟通交流的时候她发现了他们是 Amish,(阿米什人是基督新教重洗派门诺会中的一个信徒分支,以拒绝汽车及电力等现代设施,过着简朴的生活而闻名。亚米胥派起自于1693年,在雅各·阿曼所领导的瑞士与阿尔萨斯之重洗派的分裂运动中追随阿曼的教徒被称为阿米什人。在 18 世纪初期,许多阿米什人与门诺会信徒因为诸多原因移居宾夕法尼亚州)这是算是美国的一个传统保留文化遗产。沟通交流后,Meggie发现,他们现在还在维持着18,19世纪的人的社会文化以及生活方式,但交流后发现他们接受度很大,包容性很强。
结语
拍卖师这个行业是极少数人从事的行业。Meggie在拍卖行业体会到了存在于中国以及美国行业的文化差异,这也是一直以来存在于中美行业文化交流间的缺口。对Meggie来说拍卖行业让她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这个行业使她从固步自封的状态走出来睁眼看世界。她通过拍卖行了解了西方文化,文化冲击多多少少影响到了这群“特殊的拍卖师”,但他们也一直坚持不懈尝试敲开这扇大门。她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并且在努力敲开这个保守的行业的大门,我相信她经历了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困难。但这个事业,对她来说是一个长久的规划,在前行的道路上继续了解自己,增加行业间的文化交流,我相信她会在拍卖行业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Reference:
https://wiki.mbalib.com/wiki/%E6%8B%8D%E5%8D%96%E5%B8%88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872568
http://um.auto.sina.com.cn/news/2012-06-21/142519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