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as Capital News

View Original

【人物专访】从百草园到多味奥斯汀—专访华人优秀女作家孙新岸

文/ Daodao, Marc Wang

前言:

众多定居美国的华人,不论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似乎都有忙碌的共性。作为远 道而来的新移民,大家都在各行各业间奔波劳碌著,试图在美洲大陆上,书写真正属于自己的篇章。

最近,我们留意到一位活跃在奥斯汀的“新人”。她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刚 搬来奥斯汀不久,出于对周边美食的探索,她已经加入了诸多微信美食团购群。我们阅读了她发表在个人公众号上 关于奥斯汀生活与美食的文章后,立刻被她的文字功底和叙事能力所吸引,起初只是希望能转载她的文章,但和很 多读者一样,我们不仅想知道她真名,更想了解她本人,和她的写作初衷,于是这篇专访便诞生了。

关于孙新岸

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她,孙新岸,英文名 Ann Xinan Sun,笔名百草园。

出生于浙江杭州,成长在东北沉阳。曾经下过乡,是东北大学七七级理工科大学生,八一级研究生。八十年代末期移居美国,曾经在美国五百强公司的 IT 部门工作, 目前定居奥斯汀。

据新岸自述,她是在 1977 年考入大学的。在那个年代,无数人想要争取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成绩优异的她从 千百人中脱颖而出,迈入了 77 级大学生的队伍。后来,她还成为了东北大学当年仅有的四位 81 级女研究生中的一员。硕士毕业后,她留在大学里执教,直到丈夫前 往美国攻读博士,她才带著年幼的女儿,一起来到了美国这片遥远的土地。

她出国那年,中国正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办理签证那天,整个沉阳领事馆的 50 份签证申请,只批准了三份,而她和女儿就是其中之一。新岸提起当年办签证 的一个小插曲: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打赌,赌她女儿见了美国领事会不会哭,如果哭肯定就会被拒签。所以,拿 不拿得到签证就取决于她女儿的表现了。结果平日里易 哭的女儿,被大胡子的面试官抱了过去,或许是因为大 胡子实在有趣,亦或是冥冥中有什么召唤,她女儿居然 全程没有哭闹,于是母女两顺利拿到签证。当然这只是 她的说法,以她和她先生的教育背景来看,能顺利出境,应该得益于两人当时的高学位。众所周知,美国是最热爱人才的移民国家。在采访中,我们观察到,每当新岸谈到自己的学习经历,脸上都是很骄傲的表情。新岸也一直感慨,若不是因为有学历和运气这两个重要的因素,可能会有很长很长的时间,都无法到美国一家团聚。我们认为,这或许是为什么新岸和她先生如此注重下一代教育的原因吧。

初来乍到

来到美国后,新岸并没有像那时大多数来美陪读的家属, 成为一名家庭主妇。而是很快就凭著自己在硕士期间学到的系统工程方面的知识,找到了工作,在一家美国企业中站稳了脚跟。她表示自己融入得挺顺利,没有感到太大的文化冲击。

在美国的头二十年,新岸在兼顾工作的同时,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的家庭,培养出了两位非常优秀的孩子,都毕业于藤校。关于新岸育儿的点点滴滴,她都写进了她的著作《走进美国教育》里,这本书里的文章,受到无数在美华人父母的喜爱。我本人没有看过这本书,但也深感好奇她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我问她:是靠什么把娃“推”到藤校的,没想到她回答:“美式教育”。

后来她解释,对孩子,她家基本是采用美国人的那种鼓励方式,只是在那个基础上,稍稍加了一些父母的引导。如今,新岸和她的丈夫在美国已经生活了超过30年。他们一家最早曾住在俄亥俄州,之后分别在田纳西州和威斯康星都居住过很多年,去年由于丈夫工作调动搬来了奥斯汀。她说,在她迄今为止的生命长河里,她居住在美国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在中国度过的岁月。不过,她还是觉得中国是她的根,所以她还是喜欢华人多一点的地方。从她活跃在各种奥斯汀微信美食群这点就不难看出,新岸最喜欢的应该是中华的美食文化。


关于百草园

如果留在中国发展,新岸可能是不会走上写作这条道路的。从小新岸就遵从家里的意见注重学习了理工方面的知识,大学选的也是电气工程之类的专业。在2008年以前,新岸并没与写作打上交道,除了多年来她一直保持著一个爱好:读小说。

她说言情、悬疑、穿越类的小说是她的最爱,中文英文都爱看,到现在为止光英文原著就已经读了上百本。看来中国的成语还是描绘得非常准确:潜移默化,水到渠成。有了庞大的阅读量作为根基,只需一点机会,就能开花结果。而幸运的她也抓住了这个机会。

2008年一次偶然的经历让她踏上了写作的征程。那年,著名的篮球运动员易建联被威斯康星州Milwaukee雄鹿队签约,当时中方派遣了记者前往跟拍报道。Milwaukee的华人,也趁著这个强劲的东风,创办了那里的第一份华人报纸《密城时报》,报纸急需刊登丰富的内容,新岸就被当时作为副主编的朋友,指定必须写出一篇文章。于是,从来未发表过任何文章的孙新岸,第一篇文字就登上了报纸。她笑著说:“当然,最终的稿子是被副主编朋友改了很多的。不过处女作就可以白纸黑字地印在报纸上,还是非常开心的。”这也开启了她的写作之路,且一写就是十几年。

作家大多有自己的笔名,新岸写作初期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很好听的笔名:百草园(源自鲁迅的一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她说在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即使在美国,每个家庭的电脑普及程度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那时,她没有自己的个人电脑,只能借用她丈夫的电脑,或者小孩学习的电脑。一天,新岸的丈夫建议她把文章上传到万维(万维读者论坛)的博客上,这样无论她使用哪台电脑都可以对文章进行编辑。起初她并不知道什么是博客,以为只是一个用来储存文件和图片的地方,未曾想到这是一个对公众开放的网页。

她将自己的几篇文章都“存”到了平台上,不久后,“意外”的事情出现了,她发布的那些文章都被万维编辑推送到了首页置顶界面。在2008年到2012年短短四年内,她的文章总共收获了300万阅读量。之后的五年内由于工作等原因她虽然放缓了上传进度,但也前前后后在万维上发布了400多篇文章,累计收获了几近500万次阅读。

然而互联网社交平台日新月异,网页博客之后又出现了QQ空间、微博等平台,现在几乎全中国网民都开始使用上了微信。为了能够让国内的亲人朋友和她的粉丝能很方便地看到自己的动态和文章,新岸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上她可以更方便用文字抒发著她对这个世界的感悟和对亲友的思念之情。随著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新岸并没有试图将它做成一个营利的平台。在她的世界里,她只想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记录著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和感悟。

作品与成就

当被问到最喜欢什麽类型的书籍的时候,新岸毫不犹豫地说:“还是最喜欢看小说。”她补充:“我喜欢看的小说类型其实和自己经常写的文章截然不同。” 她本人写的文章更多是纪实类或者散文类,然而她非常热衷阅读言情、穿越和推理类的小说。

她说:“我看小说还是比较挑剔的,故事逻辑一定要很严谨才行”。在采访中,她也多次提到了自己对毕淑敏和三毛写的文章的热爱。她一再提到三毛的文学作品风格就是自己一直想要追随的。那种真实但又能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她文章最想要表达的。至于毕淑敏,因为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生活经历,每每读到她的作品,新岸都会认为自己的写作境界得到了升华。正是这两位作者,造就了新岸现在特别的写作风格和阅读习惯。

不过在她写过的众多文章里,《怎样迈进医学院大门》可能是最受欢迎的一篇。在文中她以自己的孩子为原型,深度探讨了自己是美国孩子申请医学院的每一步细节。同时,她还以自己从小到大的生活和成长道路上,以及身边出现过形形色色的人为主题,写了一本名为《忆海拾贝》的书。这本书一出版就立刻引起了新岸同龄读者粉丝们的共鸣。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每个人行走得过于匆忙,或许只有这样文章可以让身边的人停下脚步,细细品味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

在后续的采访中,新岸还提到了自己感触最深也是最满意的文章,是去年获汉新文学散文佳作奖的《与父亲告别》。当她提到自己的父亲时,她收起了笑容,她说自己与父亲感情非常好,父亲就宛如灯塔一般,我们观察到此时新岸眼里泛起一丝泪光。从她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她的思念与不舍,或许正是这样深刻且难得的父女情深,才造就了这篇作品的成功。

当问起她最喜欢读且推荐的书籍,她在思索一番后向我们推荐了《明朝那些事》。她说,这套历史书,她读了不下5遍,虽然很少有人读完这本书的全部系列。她推荐的理由是,作者的写作方式以及叙述手法,作者可以将枯燥乏味的历史,写得栩栩如生;不管是否对历史感兴趣,还是对文学的欣赏,这套书总能带给人别样的感触。


感悟中生活

新岸刚搬来奥斯汀半年,周围的一切人和事都是新的。她说自己很享受生活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且富有青春活力的城市。相比于她曾经居住过的威斯康星州,她反而很喜欢奥斯汀的天气。她说威斯康星太冷,一年里好几个月冷到无法出门,奥斯汀夏天虽然热,但在太阳落山前后,出门进行户外活动不是问题,一年里有接近十个月都可以在户外。她说在奥斯汀,她有更多机会出去亲近自然和积累写作素材。从她最近写的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新岸在奥斯汀又遇到很多新鲜故事,这些故事里,有欢乐,也有不如意,她都一一记录了下来,分享给她的读者。

结语

孙新岸用她的文字诉说著对过去的回忆,也诉说著对新生事物的期许。在她的故事里,映照出无数“那个年代的人”的共同往事。她用写作在异国他乡构建了一个属于她自己,也属于所有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

新岸与写作结缘看似是一次巧合,实则是命中注定,在喧嚣的时代里,难得还有很多像新岸这样愿意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和创造的人,作为一个非专业文字工作者,也想借此文感谢所有曾为本报投稿的读者!我们也希望更多像新岸这样的华人朋友们,能通过新岸的文字对奥斯汀这座包容且充满活力的城市,有更多的了解。

*从本期开始,孙新岸将会作为《德州首府新闻》的特约作家为本报投稿,读者朋友记得在百草园专栏上阅读她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