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说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的这一段话是对齐桓公说的,希望齐桓公在教化人民前先满足他们基本的生理需求,教化才能达到效果。司马迁在写史记时把管仲原文的“则”改为“而”,变成了我们所引述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因为他认知到“仓廪实、衣食足”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汉朝当时经济繁荣,但社会人事显示仓廪实未必知礼节,衣食足未必知荣辱。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其最著名的理论是需求层次(hierarchy of needs),也就是先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最终达到自 我实现。他将人类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马斯洛的需求 层次像是金字塔,底部是基本的需求)。
第一层次:生理的需求
第二层次:安全的需求
第三层次:社会归属感的需求
第四层次:自尊的需求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的层次结构理论仍然是重要的社会学研究架构。 但随着时代的进展,马斯洛的理论已有修订。他原来的理论表明在进入更高的追求之前,必须完全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然而现今学者则倾向于把这些层次视为不断重叠。这意味着较低层次的需求可在任何时间点比其他层次优先。
为什么管仲所说的话和马斯洛层次结构的理论会在我的脑海里?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一个先进的民主国家会选一 个没有品格、缺乏诚信、没有道德/羞耻感的人当总统?为什么一个当总统的人自上任以来截至2019年4月27日,(根据华盛顿邮报的事实查证员的统计数据)在828天说了10,111次谎或误导事实的话,还有将近40%的人支持他?为什么白人福音派人士压倒性地捍卫有多数丑闻的总统,而不是谴责他?为什么国会不是两党都发挥他们的制衡功能?或许你我对以上的疑问都有答案,但我们对下一代解释时,你能禁不住不摇头吗?
或许2019年三月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可以给我们一点内省力。为了要了解美国公民对民主的支持是否稳健到可以阻止民选政客的不民主行为。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米兰・斯沃利克(Milan Svolik)与该校政治学博士候选人马修・格雷厄姆(Matthew Grahem)设计了一项研究想要推断出是否美国人愿意将民主原则与其他有效但有潜在冲突因素,如政治意识形态、党派忠诚度和政策偏好做为交换。他们发现用美国公众作为民主制度审查的可行性有很大的限制, 因为只有一小部分美国人在选举中会优先考虑民主原则而在极化下会这样做的人日渐减少,极化包括党派偏袒、政策极端主义和候选人论坛分列。他们的发现反映了中庸政治和跨越领域分歧对民主稳定的重要性,并突出了两极分化对民主的危险。到底美国人是否真的重视民主,愿意惩罚那些无视民主原则的政客?这样做的代价若是与他们的政策利益或党派忠诚相抵触时,有多少美国选民愿意优先考虑民主原则?
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选举时,他的竞选策略人詹姆斯 • 卡维尔(James Carville)创造了这个口号“笨蛋!问题在经济(It's the economy, stupid.)”当时,老布什因外交政策的胜利而被认为毫无疑问地能连任,但在老布什执政末期,美国的经济开始陷入衰退因而这句口号成功地破碎了老布什的连任梦。
美国2018年11月的中期选举,调查显示选民最关注的前四项问题是健保、移民、经济与枪支政策。无论你是否认为当今经济繁荣应完全归功于现任政党,但不可否认地,在现任政党下,经济增长加速、工资增长、失业率处于196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消费者信心处于18年来的最高水平。但选举结果显示这是共和党自1974年以来最大的众议院席位损失 - 民主党最终多了39个席位,变成多数党。如果选举真的与经济有关,那么共和党不应该损失这么多的席位(注:共和党的参议员席位则加了3个,仍维持了其多数党的地位)。席位的损失或增加与该年共和党或民主党要护卫的席位多寡及选举所在的州有关。然而经济不是唯一决定2018选举结果的因素,至少显示不是所有人把钱放在首位。
孔子的学生颜回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贫乏生活,而不改其乐,但要一般人都如此做,似乎不合常情。所以儒家有“先富后教”的理论,只有人民不用担心生活问题时,才会有心学习礼节,知道荣辱。政界人士若能明白这点而定其策略,至少是朝向正确的路线。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能要求身为总统的人完全不犯错,但一般在政界的人说谎的百分比约是25%,而现任美总统说谎的百分比约75%,你如何向你的小孩说“要向总统学习”?这不困扰你吗?
中国有个成语“独木难支”比喻个人的力量单薄,也就是说现任总统违法若没有推动者(enabler)在替他辩称,美国的民主濒临危机的机会就不大。道德品质对民主制度的生存极其重要,希望我们不要在无意中变成不具道德品格人的推动者。慎思,慎行!